“小”流水中的“大”变化

2025-05-08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中,银行的资金流水如同敏锐的“探测器”,是银行深入分析授信客户状况的重要工具。它不仅能在贷前调查阶段为银行提供客户经营的关键信息,帮助银行全面了解客户的经营管理情况,还能在贷后跟踪阶段持续监测客户的动态变化,为银行的风险管理提供有力支持。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交易银行数量日益增多,资金在多个银行间频繁划转,使得原本完整的资金流水变得“碎片化”,这无疑增加了单一银行从中发现潜在风险的难度。同时,由于“流水增信”在以往授信审批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已为业界所熟知,一些不法分子便动起了歪脑筋,伪造、变造银行流水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银行对客户风险的准确判断,导致判断结果失真。那么,在当前形势下,银行究竟该如何从一张看似普通的资金流水中,参透其中隐含的风险,去伪存真,抓住主要问题呢?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探讨。


存在即为合理,去伪存真抓“李鬼”

在日常的银行工作操作中,由于前期假流水事件所产生的不良影响,部分银行从业者对资金流水产生了过度的怀疑态度,一旦看到流水,往往先入为主地以“造假”进行判断。但实际上,存在即为合理。即使是伪造的流水,也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依托真实的流水结构,通过夸大、修改、掩饰等手段来试图蒙混过关。因此,只要我们能够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入手,就能够较为准确地甄别流水的真伪。


(一)从交易习惯分析

任何一家公司在进行资金划转时,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和规律,可谓是“有理有据”。对于小微型客户来说,虽然业务规模相对较小,但在其资金流水中依然能够体现出与交易对手之间的基本交易往来习惯。而且,在某一特定阶段,其交易对手所处的行业也通常相对稳定。例如,某银行风险经理在走访服装生产企业时,发现该服装加工企业属于典型的“两头在外”企业,其主要的交易对手基本是国外的布料供应商和服装采购商,资金流水反映出与这些对手之间相对固定的交易模式和频率。但通过长期的走访对比发现,企业的交易对手数量虽然稳步增加,但交易量却始终没有能够实现扩大,而且在一年内前五大采购商竟都进行了更换,这与服装生产企业签署长协合同的特点并不相符。在核实流水真实性的基础上,银行通过检查发现该企业由于生产和设计能力下降已经丧失了多个品牌的代工订单,导致企业只能依靠零单维持生产。


(二)从交易量分析

对于单一客户,不同类型的企业在交易量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生产类企业的生产经营相对稳定,其资金交易量通常与产品生产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可以相互佐证。以汽车制造企业为例,其每月的原材料采购资金支出应该与汽车的生产数量相匹配,如果资金交易量出现异常波动,而产品生产量却没有相应的变化,那么就可能存在问题。同理,金融机构在走访汽车经销商时,会发现经销商的销售主要来源于整车的销售,但利润更多的源于增值服务。所以经营多年的经销商与新加盟经销商在交易量上和利润构成商也会有明显区别,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必须从基本逻辑出发进行深入分析。


(三)从交易时间分析

交易时间是指资金流水记录发生的具体时间。从正常的工作时间规律来看,企业的资金流水记录应该主要集中在工作日。因为在工作日,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处于正常运转状态,资金往来也较为频繁。然而,如果在资金流水中发现大量发生在凌晨、周末或者传统节假日的资金流水记录,就需要仔细核对企业是否存在国际贸易等特殊情况,导致交易时间与国内的工作时间存在差异。如某银行再对一家与欧洲客户有大量业务往来的企业调查时发现,企业虽然主要客户均为欧洲客户,但提供给银行的交易流水中,银行流水中的结汇记录非常有限,那么这份资金流水的真实性就值得怀疑,很可能存在人为编造的痕迹。


(四)从交易项目分析

对于规范经营的企业来说,在其资金流水中,一些固定的交易项目是必然会出现的,如职工工资、水电费、税费、银行工本费和贷款利息等。这些项目通常会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如月度或季度,在流水中有所体现。如果在某一阶段,按照正常的固定频次,这些项目中任意一项均未出现,而且企业的经营状况并没有明显的异常变化,那么这份流水的真实性就值得商榷。


交叉对比,反复验证防漏洞

(一)银行流水与财务报表的对比

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其建立的基础数据来源于企业的资金流水。虽然银行在获取企业全部银行流水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但通过已掌握的流水信息,依然可以实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从逻辑上来说,财务报表中体现的数据应该大于或等于流水发生的变化。因为财务报表不仅包含了银行账户的资金往来,还可能包括企业的现金交易等其他经济活动。如果发现财务报表中的某些数据变量差反而小于流水数据,比如财务报表中记录的销售收入明显低于银行流水中的资金流入情况,那么就需要对财报数据进行深入探查,仔细分析是否存在造假的可能性。这可能涉及到企业对收入的隐瞒、虚增成本等问题,需要银行进一步核实相关的业务凭证和交易记录。


(二)银行流水与会计凭证的对比

会计凭证是记录企业经济业务发生或者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会计法》对会计凭证的种类、取得以及审核都做了明确而严格的规定,企业在制作会计凭证时必须遵循这些规则,因此会计凭证的可信性相对较高。通过将银行流水中发生较为频繁的项目与会计凭证进行逐一对比,可以有效地发现是否存在不对应的情况。某银行调取企业流水中显示企业每月都有大量的原材料采购资金支出,但在大部分会计凭证中却没有相应的采购发票或入库单等凭证支持,且查询到的凭证金额、日期等信息与流水记录不符,所以判定企业凭证存在作假的问题,从而帮助银行更加准确地判断企业资金流水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三)同类型客户之间流水的对比

对于相同规模的同行业客户,在经营商品大类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其交易流水的变化趋势往往存在一定的规律。通过对同类客户交易流水的对比分析,银行不仅可以发现企业自身的交易特点以及经营的健康状况,还能够敏锐地察觉到企业是否存在异常交易的节点。


在同一行业中,大多数企业的资金回笼周期相对稳定,如果某一家企业的资金回笼时间明显滞后于其他同类企业,或者资金流入流出的规模与行业平均水平相差较大,那么就需要对这家企业的交易情况进行深入调查。这种对比分析能够帮助银行迅速识别出企业交易中的反常态行为,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