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之问:小微企业融资难“难”在哪?

2025-05-22

引言:“小微活,就业旺,经济兴。金融支持是激发小微企业活力、助推小微企业成长壮大的重要力量。”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全国超60%以上的小微企业因各种原因贷不到款,而另一头各大银行每年却有超2万亿普惠贷款因触达不足,沦为“沉睡资金”,这究竟是为什么?


01 什么是小微企业?

小微企业,即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稳定经济、促进创新、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微企业规模小,无论是人员数量还是资产规模都相对有限,经营方式灵活,能快速调整经营策略,适应市场变化,往往专注于某一细分领域,提供特定产品或服务,具有经营单一性。

小微企业也更贴近市场和消费者,能及时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

但这些灵活的特点也让小微企业面临诸多难题,其中融资难是困扰其发展的突出问题。


02 小微企业融资难“难”在哪?

首先,难在融资渠道狭窄。小微企业主要依赖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直接融资渠道对小微企业的开放程度较低,难以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

其次,融资成本也偏高。由于小微企业风险相对较高,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覆盖风险,往往会提高贷款利率,增加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而且在贷款过程中,还可能涉及担保费、评估费等额外费用,进一步加重了负担。

再次,贷款额度偏低。小微企业获得的贷款额度普遍较低,难以满足企业扩大生产、技术创新等大规模资金需求。

最后,贷款期限也较短。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多为短期贷款,对于需要长期资金投入的项目来说,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03 为什么小微企业融资这么难?

第一,从企业自身来看,小微企业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透明度低,严重影响金融机构为企业信用评级授信。

而且小微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缺乏有效抵押物,自身资产有限,固定资产较少,导致获得担保难,很难满足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抵押担保要求。


第二,从外部环境来看,一些行业政策和风险偏好影响对小微企业的支持,部分金融机构对某些行业的小微企业存在偏见,认为风险较高,不愿意提供贷款支持。

宏观经济不景气时,信贷风险增加,金融机构心态谨慎,为了控制风险,会收紧信贷政策,提高贷款门槛,小微企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


第三,更深层次的原因是银行内部的“追责机制”。银行信贷人员在发放贷款时,若贷款出现风险,会面临严格的责任追究。

小微企业由于自身风险相对较高,信贷人员为了避免个人风险,会对小微企业贷款申请格外谨慎,甚至“惜贷”,即使小微企业有合理的贷款需求和还款能力,也可能难以获得贷款。


04 小微企业融资难如何破局?

小微企业要想解决融资难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第一,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扶持政策,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

同时,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提高小微企业信用透明度,降低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第二,金融机构也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适合小微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如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简化贷款审批流程,提高贷款审批效率。

第三,企业自身则要加强管理,规范财务制度,提高信息透明度,增强自身的信用意识,提升信用等级,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尝试多种融资方式。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让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分享